查看原文
其他

【论道】崇尚奉献,持续奋斗|山栀子

山栀子 乐乡树人 2022-03-28

 


崇尚奉献,持续奋斗

——在市言程中学全体教师会上的党课报告(浓缩版)

文 / 山栀子

有没有老师留心过,十九大以来,习总书记系列讲话中,最多的一个词是什么?

——奋斗!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十九大报告30次提到“奋斗”;2018年春节团拜会讲话22次提到“奋斗”;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讲话10次提到“奋斗”……

十九大至今,“奋斗”成为习近平讲话中一个重要的关键词。他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习近平指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新时代强烈呼唤共产党人的奉献精神和奋斗姿态;奉献精神,更是我们教育人最鲜明的职业特征。奉献和奋斗是一对孪生兄弟,奉献靠奋斗来书写,奋斗体现着奉献。奉献是一种精神,奋斗是一种姿态。

共产党人在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中创立一个崭新的中国

中华民族,崇尚奉献;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女娲补天,大禹治水,愚公移山,是奉献;杨家将,林则徐,也是奉献;“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奉献,“先天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奉献,“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奉献,“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也是奉献。

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先生说的这四种人,更是奉献精神的典范。今天,我们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是埋头苦干的人;我们教师中的许多人,也是拼命硬干的人;我们的共产党人,正是在为民请命和舍身求法的奉献和牺牲中,缔造了一个崭新的中国。

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党章有规定,誓词有要求,“以人民为中心”更是十九大确立的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共产党人最讲奉献精神,共产党人最具奋斗姿态。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一系列伟大精神,无一不是奉献和奋斗的结晶。连续十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中的教师、全国每年评选的各级各类优秀教师和师德标兵,无一不是奉献和奋斗的典型。

中国共产党成立97年来的艰苦卓绝的道路,就是用奉献精神和奋斗姿态铺成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敢于牺牲、敢于吃苦、敢为人先、敢于担当,就是奉献和奋斗的关键词。

(一)敢于牺牲,建立新中国

曾经,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中国人民水深火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中国共产党人义无反顾地成为中华民族的主心骨。从井冈山上的艰难探索,到长征途中的跋山涉水;从抗日战场上的中流砥柱,到解放战争中的铁马雄师。经过28年浴血奋斗,完成了近代以来中国各种政治力量都不可能完成的政治任务,迎来了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

(二)敢于吃苦,建设社会主义

新中国诞生后,中国共产党在满目疮痍、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以敢于吃苦、敢于碰硬的精神,顺利、成功地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战胜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经济封锁、政治孤立和反革命势力的干扰破坏,捍卫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取得了大庆油田开采、南京长江大桥通车等一系列经济建设成就。邓稼先在美国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后来为了国家核弹事业,离妻別子,隐姓埋名20多年,成为“两弹”元勋,最终因辐射致癌而逝世。 1955年4月,数千名上海交通大学师生响应国家号召,告别繁华的上海,扎根落后的西部,为国家建设、西部的文教事业奉献青春,凝聚成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去年11月17日,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给两位白发苍苍的道德模范让座,感动了在场所有人,也感动了全国人民。其中一位就是“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他30年隐姓埋名生活和工作,父亲去世没有回去奔丧,母亲也见不到“人间蒸发”了的儿子。正是以这样的奉献,他攻坚克难,研制出核潜艇核心技术,使我国成为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三)敢为人先,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上世纪70年代的某一天,人们在争相围观、惊奇、怀疑和欢欣中看到了政策的变化。这一变,就是40年。改革开放,40年风云激荡,40年铸就辉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亿万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改革开放40年来,尽管遇到各种困难,但我们创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个国家经济高速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的奇迹。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无论是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宏大叙事中审视,还是以个体生活变化的微观视角去观察,都能清晰看到“关键一招”深刻改变了当代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命运,也深刻影响着世界发展的进程。

十九大和全国两会,改革、开放、创新都是关键词。今年4月,一年一度的博鳌亚洲论坛,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的主旨演讲。“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四大举措。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这成了新时代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新角色定位。习近平语重情真地说,“历史一再证明,封闭最终只能走进死胡同,只有开放合作,道路才能越走越宽。”

(四)敢于担当,阔步迈进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艰难坎坷,见证了奋斗的力量。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中国。没有奉献和奋斗,就没有今天的“东方奇迹”。1921年—2018年,世界东方。面对创世纪般的伟业,有人感慨中国共产党是“史上最强创业团队”:

烽火28年,在生与死的考验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出一条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正确道路;

执政69年,在弱与贫的突围中,沿着社会主义的航向,开创出驶向伟大复兴的壮阔航程;

改革开放40年,在破与立的变革中,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

无私奉献,是教师职业精神的灵魂,是教育呈现给社会最美的色彩

教师职业精神的内核是什么?

——奉献。

所以我们说,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奉献。

明知道,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奉献,选择了教育也就选择了清贫,但还是有无数的教师选择了坚守它。即使教育内部出现极少的败类,或影响教育影响教师声誉的事件,尽管如此,中国教育的成就,中国教师的光辉依然耀眼夺目。全国1500万教师、300多万乡村教师依然自信、淡定、执著、奉献于自己的岗位。以仁爱之心善待学生,以尊重之心善待家长,以感恩之心回报社会,以虔诚之心忠于事业。

这样的事业,崇高得让人只能仰望;这样的团队,善良得让人心存敬畏。

曾经,教育的暖,如涓涓细流,静水流深,涌动着教师的善良,折射着教育的美好。

襄阳女教师李厚芬,一条微信微信引发爱心接力,帮瓜农半小时卖掉1500斤西瓜。她的初衷如此简单:让瓜农早点回家。陌生人的善意、老师们的爱心让这个城市多了几分阴凉。原来,只要你愿意,吃瓜也能成为一种善举。

武汉女教师王宏艳,坚持给学生上好高考前最后一课,和生孩子“无缝对接”。她用“最后一课”的坚持,释放了一名青年教师的温柔与美丽。

遵义教师何攀林,在高考后回乡探亲时路遇车祸挺身而出,成功救出9名伤者。而他,默默开车离开。他的行为虽是危急关头的“本能反应”,却反映了关键时刻一名教师的大义与担当。

吉林大学教授黄大年,响应祖国的召唤,毅然放弃国外的优越和安逸。他争分夺秒,3次累倒在工作岗位,即使在住院治疗期间,还每天在病房中与团队师生研究项目,无私忘我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善良,坚守,奉献,担当。这就是中国的教师,这就是教师的本色。尽管我们的薪酬很低、待遇不高,但不能否认,教师依然是社会认可度最高的职业。在中央电视台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中,每年都有教师的身影,都有教育的好声音。

梳理一下,社会对教师的评价,最常见的比喻是园丁、红烛、春蚕、摆渡人,最流行的有四种观点: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提炼一下,我们发现,这些称谓也好,观点也罢,其共同特性就是教师是一个充满了辛苦和奉献的职业。

但是,选择了教育,选择了奉献,但绝不应该是过去的:选择了教育,也就选择了清贫。清贫,不应该是新时代教育职业的特征。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教育是一场盛大的暗恋。你费尽心思去爱一个人,结果只感动了你自己。学生虐我千百遍,我待学生如初恋。”

“走近你就走近了辛苦,远离你又远离了幸福。”

这就是教师,这就是这样的一个辛苦并幸福着的职业。许多教师,对自己正在从事的职业,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心境。

在我们的身边,这样甘于奉献的旗帜到处高扬。因为岗位的关系,我接触了非常多的乡村教师,在去年“机关党员走村小”活动中,走进马峪河小学,我采写了《最稳乡村小校长》),扎根乡村、默默奉献,知足常乐,是他们身上最鲜明的光亮。还有山区代课教师,不到2000元的工资,坚守十几年,几十年。在茶市小学,我看到60多岁的返聘教师,一头花发陪学生跑步;在刘家场观音淌小学座谈会上,老教师站着向我们讲述他们的故事,几次泣不成声。也正是出于对乡村教师的关注,今年,我们在全市教育系统又发起了“双培双带双促进”乡村教师成长关爱工程。我觉得,我们要尽我们的力量去回应他们的奉献和坚守。

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些人,一群人,一个个团队,所以说,奉献精神,是教育呈现给社会的最美的色彩。

奉献精神和奋斗姿态,是新时代的呼唤,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奉献没有休止符,奋斗无穷期。我们的时代,是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催人奋进的时代;我们的社会,是思想多元、利益多元、价值多元的社会;我们的教育是立足本土、面向世界、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教育。松滋的高中教育,教育质量登高问顶,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期;高中教育资源重新整合、全新布局,进入了铸品创特的发展期。

(一)崇尚奉献,砥砺奋斗,必须努力克服职业倦怠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普遍缺失;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日益提升。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调查结果显示,82.2%的教师感觉压力大,10个教师3个倦怠工作,近四成教师生存状况不佳。到底什么原因让老师们心倦神疲,感受不到职业的幸福?我以为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原因: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职业压力难以释放、心理不平衡、学校管理机制不科学、患得患失。

(二)崇尚奉献,砥砺奋斗,必须努力提升自己的格局

奉献的实质是爱,是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所追求的事业以及自己的理想真正全身心无私地付出的爱。它的内涵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无怨无悔的精神,这就是奉献精神。教育涉及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因此具有极强的方向性、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是一项十分专业的工作。不能简单地认为或断言教师的付出就是奉献。教师的奉献应该包括育人实效、人文情怀和专业能力三个方面的内涵要求,这就要求新时代的教师努力提升自己的格局,既做好“教书匠”又做好“大先生”。

要把握新时代教师角色定位。新时代,教师队伍有新要求。2014年9月,习近平视察北京师范大学,发表了“四有”好老师重要讲话,他强调,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打造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队伍,是学校办学的重要任务。从此,新时代的教师有了一个新称谓“筑梦人”。2016年9月,习近平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勉励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至此,新时代教师的责任和使命重新定义为——“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2018年,中央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又明确提出把教师培养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梳理一下习近平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思想,时代气息十分浓厚,建设目标更趋完善,立德育德的高度前所未有。

要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理解新时代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要把握目标、环境、策略和专业成长四个要素。要立足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立足国际视野、家国情怀、集体精神和创新思维的新时代人才基本需求。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水多年,新高考终于来临了。前几天,我们的学校领导、高一高二年级全体教师参加了新高考改革的通识培训。转型普高教学、对接新高考,对于我们言程中学的广大教师而言,是一个双重考验。当前,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言程中学是全市最不具备新高考条件的学校。以学校、年级、班级和学科为单位营造新课程改革的“小环境”,非常必要,也完全能够做到。虽然我们在高考改革特别是走班教学上采取的是“小步走”,但新高考的思想必须贯彻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尤其是全面推行综合素质评价,全面启动生涯规划指导和当好学生的人生导师。我们要清楚的是,考改课改,不光是改考试模式和改课堂模式,而是育人理念和育人方式的全面改革、全面优化、全面提质。高中教育,必须抓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今天我们讲,“高素质专业化”,新高考背景下的专业成长,绝不是狭隘的从教语文、数学等学科的专业成长,信息化时代,教师的“一桶水”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必须“活到老,学到老”,拥有思想和知识的“长流水”才能适应新的时代。跟上时代,才能赢得未来。习总书记提出过一个“蓄电池理论”,我觉得很有价值。人的一生只充一次电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成为一块高效益蓄电池,进行不间断、持续的充电,才能不间断地、持续地释放能量。李镇西老师说,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不断阅读、不断写作、不断反思、不断实践”这“四个不断”。朱永新教授说,教师专业发展,就是聚焦“三个专业”: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专业发展共同体,站在团队的肩膀上飞翔。

要提升新时代学校党建的思想共识。从严治党是应时之举,绝非形式主义。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常态化、规范化的政治生活,很多党员教师忘记了自己还有另一个重要的身份——党员;因此,管党治党必须下猛药,动大手术。现在连非公企业的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都抓得认真、做得扎实,更不必说公办学校。学校党建,重要的就是设计好每月一次的“主题党日”活动,唤醒身份、重温誓言、例行学习、统一思想,做好与教育教学实践的结合文章。功在平时,关键在平时落实,只要把基础打好了,把规矩建立了,把新习惯形成了,工作做在平时,成在常态,自然就到了“党建,抓而无痕”的境界。关键在于做好“党建+”的文章。既克服“唯质量”的偏向,也防止“就党建抓党建”的局限,不能搞成“两张皮”。搞成两张皮,就是为教师增加负担,就得不到普通党员教师的认同和回应。善抓党建,可以把党建工作与教学业务融合得不留刻痕;善抓党建,可以让党建成为团结班子、严肃纪律、凝聚教师、规范管理的重要力量。因此,学校党建,从某一个方面讲,检验着学校领导班子的能力和水平。学校党建最大的功能是:党建领航,聚焦中心,带好队伍,理顺人心。尤其是当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进入新常态,“两个责任”形成了责任闭环后,人和事顺的局面就很容易形成。学校党建,就是要通过领导干部示范、党员教师带头,引导主流思想,传播正能量。如果一所学校一个单位总是充满了消极言论、负面情绪,这个学校和单位还谈怎么管理,还谈什么工作绩效?试想一下,学校或单位内部的微信群、QQ群到处传播的是老师们对学校不正确、不客观的意见和批评,政策制度和方案还哪时有执行力? 这些,就是我们应该重构的对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新认识。学校党建,事关教育的方向和灵魂,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要保持“两心”守住“两个底线”。提升格局,就要守住边界。今天的言程中学,格局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从教师的角度看,老师们从炳炎中学、松三中合并而来,还有一部分从乡镇而来,这需要一个适应和融合的过程。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层次比原来更高,但家长期望和学生目标也相应更高。从社会层面看,法治和公开已成为主流,人人都是“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社会舆论的影响力不可小视,甚至会超越政府的声音。因此,学校的管理方式、教师的育人方式、人际关系处理方式都要相应地发生深刻的变革。一要保持同理心,善待学校和同事,守好做人的底线。成为同事是一种难得的缘分,要相互悦纳、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包容、相互扶持。再大的矛盾和怨气,即使互不认同,可以不理睬,可以相互争执,也请不要相互拆台和伤害。这就是格局和境界。特别是在全面从严治党、正风肃纪的新常态下,教师的期待和学校的管理之间难免会出现冲突。在管理的天平上,教师的利益诉求永远在学校之上。保持同理心,就是换位思考、相互体谅,在矛盾面前,要走沟通、协商、平衡的路子,实现利益的共同化和最大化。二要保持同情心,善待学生和家长,守好为师的底线。言程中学以严校规之严、管理之严而闻名。我以为,言程中学最成功的地方就是低分高出、宽进严出。做到这一点真不容易,严格管理和优质服务成就了学生的今天。形势总是变化的,我们的教育对象也发生了变化,教育改革的要求更是发生了变化,刚柔相济、亦师亦友,才能渐入佳境。动辄叫家长,动辄劝退学生的时代已经过去。稍不小心,学校和教师很可能陷入社会舆论的漩涡中,搞不好丢了尊严不说,还砸了饭碗,身陷囹圄,绝非危言耸听。对于问题学生和学困生特别要热情和耐心。大家要相信,今天站在你面前的问题学生和学困生,很可能就是明天或几年后叫你“老师好”的人,或是若干年后真正回报母校的人。尤其是班主任,要把对学生和家长的尊重牢牢挺在前面,话留三分、事无做绝,若能一切以为学生成长着想为出发点,同情学生也同情家长,想想如果他是自己的孩子,很多的过错都可以包容,教育的空间无限广阔,绝不是孺子不可教。

松滋全新的高中布局已经完成。三年内,城区将会诞生一所新的优质高中。这所新的优质高中,我以为有五大优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硬件优势、生源优势、师资优势。言程中学,或许就是这所新高中的主体。届时,正是言程中学转型普高向松滋人民交好第一张答卷的时候。办好两所省级示范高中,是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迫切期盼。明天这个目标能不能实现,言程中学的今天至关重要。“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顺境逆境看襟怀,大事难事看担当。让我们以主动拥抱的态度,以无私奉献的精神,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蓄积新言程中学的发展力量。

推荐阅读:

1.愿你:初心如春,人生芳华

2.做一名有梦想的教育人| 山栀子

3.做一名有故事的教育人

4.以“四有”新姿态奋进教育新时代|山栀子

5.写给新机制教师:种子的力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